生态毒理学报


综述

  •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庞俊晓;游静;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进入环境水体后易于与沉积物结合,对沉积物中的底栖动物造成危害。底栖动物引起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通过改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性质,对其中污染物的赋存形态、迁移转化和生物可利用性产生重要影响。在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扰动影响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沉积物颗粒交换、水体环境条件改变、疏水有机污染物解吸释放过程以及对生物扰动影响的定量化表征。最后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应重点研究多种污染物及不同生物共存条件下的生态效应,以及造成沉积物扰动的影响因素的定量化表征等。

    2013年06期 v.8 805-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7 ]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致胰岛素抵抗及其潜在病理机制

    王静;杜宇国;

    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目前在全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21世纪公共健康的严重挑战。多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经显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胰岛素信号传递受损是胰岛素抵抗的本质原因。考察机制发现,可在机体脂肪组织中贮存积累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二噁英、多氯联苯、溴代阻燃剂、有机氯农药等,可干扰细胞内受体如环芳烃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导致氧化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并通过慢性炎症介质TNFα的释放及其相关信号调控;进而可能阻扰胰岛素信号传递中关键蛋白InsR或IRS-1/2正常磷酸化,导致胰岛素抵抗。

    2013年06期 v.8 817-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8 ]
  • 包装材料及食品中纳米材料的检测与表征技术

    商明慧;陈强;陈春英;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包装行业及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纳米材料的安全应用高度依赖于对其生物及环境效应的了解。有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危害,这使得纳米材料的安全性成为毒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同时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及纳米食品研究和开发的新瓶颈。在对纳米材料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为了消费者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必须控制包装材料及食品中纳米颗粒的种类、来源、含量及可能的释放,这就需要可靠的方法对纳米颗粒的性质和结构进行检测及表征。首先,综述了目前纳米材料在复合包装材料及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然后总结了包装材料及食品中纳米材料的检测技术及表征方法,例如显微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光谱与质谱技术等。由于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参数众多,应用多种分析手段来检测和表征纳米材料成为必然。最后对目前检测技术及表征方法的不足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2013年06期 v.8 824-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18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2 ]
  • 兽药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刘蓓;李艳霞;张雪莲;王靖;廖超子;

    兽药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用于预防、治疗动物疾病及促进动物生长。然而,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不能被动物完全吸收,其中40%~90%以母体或其代谢物的形式排出动物体外并随畜禽粪便进入土壤环境,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在汇总了畜禽粪便和土壤中兽药抗生素的残留特征之后,概述了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产生的污染诱导群落耐性。重点探讨了抗生素微生物毒性的影响因素和近年来对微生物共耐性方面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目标提出了建议。

    2013年06期 v.8 839-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27 ]
  • 丛枝菌根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伍松林;张莘;陈保冬;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类在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并能与多数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土壤真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吸收累积重金属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以重金属从根际土壤进入植物并在植物体内再分配过程为主线,介绍丛枝菌根在这一过程中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特别是根际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最后,对丛枝菌根影响植物重金属耐性机制研究前沿和菌根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13年06期 v.8 847-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2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116 ]
  • 环境污染物免疫毒性及其研究技术

    李玄;尹大强;于振洋;陈晓雪;

    随着免疫毒理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免疫毒性的认识,外源物质的免疫毒性逐渐成为毒理学研究热点。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多数环境污染物具有免疫毒性,并且不同的污染物产生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也不同。论文介绍了免疫毒性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技术,综述了这些研究技术在当前环境污染物的免疫毒性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免疫毒性研究发展中的不足。

    2013年06期 v.8 857-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4 ]

动态与信息

  • 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就1,2-二氯丙烷统一分类和标识(CLH)提议征求意见

    <正>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已开始就产业界提出的将1,2-二氯丙烷列为《分类、标识和包装法规》(CLP法规)中定义的2类致癌物的提议征求意见。这次意见征求截止12月23日。同时,德国已通知ECHA,该国打算为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提交一项统一分类和标识提议。该提议预计将于11月底提交,旨在删除CLP法规中定义的2类眼刺激性物质和1类急性水生毒性物质分类。

    2013年06期 v.8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联美国环保署在《消费品安全改善法》中看到改进和不足

    <正>美国环保署第一次公布了其对于《消费品安全改善法》中的规定的意见。在11月13日举行的一次审查该旨在改革《有毒物质控制法》的两党联立法案的听证会上,环保署化学安全和污染防止办公室副主任Jim Jones向众议院环境与经济小组委员会表示,环保署还未"确定对《消费品安全改善法》的正式立场"。不过,对于该委员会成员提出的质疑,他表示,该措施需要"一些改进"。在被问到该法案是否在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时,他表示,"在有些方面是朝着正确方向,有些方面不是。"

    2013年06期 v.8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挪威向有害化学物质清单中增加更多全氟化合物

    <正>挪威政府向该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优先物质清单中增加了长链全氟羧酸类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常常被发现存在于油漆、纺织品和木材防腐剂中。挪威希望到2020年,减少或消除其优先物质清单上所列物质的释放。

    2013年06期 v.8 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Tox21计划预计会对美国EDSP计划的试验顺序产生重大影响

    <正>负责管理美国内分泌扰乱物质筛查计划(ESDP)的美国环保署科学协调与政策办公室(OSCP)主任David Dix表示,Tox21等高吞吐量筛查计划将"严重影响"ESDP计划下的清单2化学物质的试验顺序。Dix博士本周在一次关于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的目前可用方法的会议上发言时,介绍了2013年11月对EDSP的综合管理计划的更新将重新强调使用由Tox21等高吞吐量计划获得的数据。预计更新后的管理计划将在本月底前发布。它将包括从《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杀鼠剂法》(Fifra)科学顾问委员会得到的很多建议,包括更加强调优先对物质进行基于风险的筛查,Dix博士在一次会议上表示。

    2013年06期 v.8 88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美国环保署修订对于2,3,3,3-四氟-1-丙烯的重要新用途规则

    <正>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一项最终规则,修订了对于2,3,3,3-四氟-1-丙烯的重要新用途规则,此前,这种物质需遵守生产前通报(PMN)要求。这一修改将允许生产和加工这种物质用于某些用途,而不要求发出一项重要新用途通报。EPA的该行动基于对新提交的暴露和毒性数据进行的一项评估。这次重要新用途规则修订删除了一项要求:在上述化学物质供消费者用于对乘用车辆的空调系统补充制冷剂时,必须在生产或加工该物质前至少90天通报美国环保署。

    2013年06期 v.8 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加拿大发布对于33种单偶氮颜料的评估

    <正>加拿大环境部长和卫生部长发布了对于该国《国内物质清单》上所列33种单偶氮颜料的筛查评估,并进行为期60天的评议征求。他们得出结论,这33种颜料中有31种不满足该法案第64节中所列的任何标准,因此,这次不提议对它们采取任何进一步行动。不过,他们已经发现,1-[(4-甲基-2-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也叫颜料红3,和1-[(2-氯4-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也叫颜料红4,满足该法案第64节中列出的一项或多项标准。

    2013年06期 v.8 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内分泌扰乱的草案指引

    <正>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一份草案指引,以帮助制药工业利用试验来确定新药是否具有非有意内分泌扰乱潜力。列出的这组试验为非临床性质,并且很多试验被用于筛查工业化学品的内分泌扰乱影响。列出的试验包括受体束缚和酶试验、反复剂量毒性研究、发育和生殖毒性研究和致癌性研究。该指引提倡,应当在接近或超过无明显不良影响浓度水平(Noael)的浓度水平下评估内分泌影响。

    2013年06期 v.8 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我国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情况进展

    <正>2013年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九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硫丹修正案》。《修正案》在我国提交批准文书90天后对我国生效,同时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009年5月,《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审议通过了林丹、六溴联苯等9类物质增列入受控物质清单,形

    2013年06期 v.8 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8 ]
  • 美国环保厅科学家呼吁对全氟化合物进行混合物评估

    <正>新泽西州环保厅(NJDEP)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该州的饮用水中发现了多种全氟化合物。由Gloria Post领导的这些科学家呼吁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发出适当方法以评估对饮用水系统中全氟化合物混合物的暴露的潜在人类健康风险。该研究小组经常在从30个地点取得的未经处理的水样中发现浓度水平超过5ng/L的全氟化合物。在从这30个地点中的很多地点取得的水样中发现了多种全氟化合物,其中,在一个地点的水样中检出了多达

    2013年06期 v.8 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美国消费者纳米产品数据库进行更新

    <正>美国的一个含纳米材料消费品数据库进行了更新。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国际学者中心的新出现纳米技术计划编纂的纳米技术消费品名录现在包括1 628种从2005年以来引入市场的产品。该名录中的产品数量比2010年进行上次更新后增加了24%。除了新产品,修订后的名录还包括:1)关于纳米材料的定性和定量信息;2)关于潜在暴露途径的信息;3)已发表的与该名录中所列产品相关的科学数据。

    2013年06期 v.8 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欧洲化学品管理署为下一评估周期提议物质

    <正>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成员国委员会本周将开始讨论对关于依据REACH对物质进行评估的共同体滚动条计划(Corap)的下次更新。ECHA表示,它已为2014-2016年提出了一项包括125种物质的草案提议。欧盟成员国的REACH法规主管部门也将讨论该提议。该草案提议提出了55种物质供在2014年进行评估。从2012年第一届Corap计划(当年,评估了36种物质)以来,所评估化学物质的数量一直在稳定增长。2013年,对47种物质进行了评估。ECHA的当前多年

    2013年06期 v.8 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加拿大将全氟辛酸和全氟羧酸增加到《加拿大环境保护法》的附表1中

    <正>在认定它们满足《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第64节中的一项或多项标准后,加拿大政府颁布了一项最终法令,将全氟辛酸(PFOA)以及其盐类和前体增加到该法案的附表1中。根据在《加拿大官方公报》上发布的一项通报,对这些物质的筛查评估认定,它们对环境或其生物多样性有害,如《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定义的那样。还颁布了一项类似法令,将长链(C9-C20)全氟羧酸(PFCA)以及它们的盐类和前体增加到该法案的附表1中,引用表明它们也对环境或其生物多样性有害的筛查评估结论作为依据。

    2013年06期 v.8 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 ECHA成员国委员会同意滚动条行动计划(Corap)物质评估

    <正>ECHA的成员国委员会已经同意了针对滚动条行动计划(Corap)的第一组关于物质评估的草案决定。这些决定包括同意德国提出的要求注册人提供更多关于双酚A的信息,以帮助评估环境和健康风险的请求。德国的评估请求包括对双酚A(在成员国委员会议程上被列为二酚基丙烷)进行一项体外皮肤吸收试验,以帮助评估玩具和更大尺寸PVC产品中的双酚A构成的潜在健康风险。注册人还需要提供含双酚A

    2013年06期 v.8 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环保署官员表示TTIP谈判不会改变美国的化学品政策

    <正>美国环保署表示,美国现在正在与欧盟进行的自由贸易谈判不会影响美国的化学风险评估政策。奥巴马政府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我们正在对美国的化学品管理采取一种基于风险的处理方法,这就是我们依据现行法律所做的工作",环保署化学安全和污染防止办公室副主任Jim Jones在周三的一次听证会上对众议院环境与经济小组委员会表示。

    2013年06期 v.8 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生态毒理学报2013年第8卷总目次

    <正>~~

    2013年06期 v.8 1005-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专论

  • 酸胁迫对铜藻早期生长阶段的影响

    陈自强;孙庆海;陈全震;孙建璋;曾江宁;

    为探究低pH胁迫对大型藻类早期生长的影响,以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为研究对象,设置pH=3.5、4.5、5.5、6.5处理组和自然海水对照组,以不同处理时间分别对铜藻孢子和幼体进行胁迫实验。孢子实验中,于铜藻孢子附着前、后对其进行15、30、60、120 min的酸胁迫,以附着率和脱落率表征低pH对孢子附着的影响;幼体实验中,持续将铜藻幼体暴露于酸性条件下,以脱落死亡率表征pH对幼体的致死效应。结果显示,在短时间酸胁迫下,酸度对铜藻孢子附着的影响显著,附着率随pH值的下降而降低;胁迫时间对孢子的附着影响显著,附着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H值与胁迫时间无交互作用;而当孢子已充分附着后,短期酸胁迫并没有显著影响孢子体的存活。在长时间酸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铜藻幼体的存活率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低pH会对铜藻孢子、幼体的存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铜藻早期发育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2013年06期 v.8 864-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0 ]
  • O_3浓度升高对麦田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黄益宗;王斐;钟敏;隋立华;伍文;

    近地层O3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酶活性、土壤碳、氮的影响机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采用开顶式气室(OTCs)法模拟研究O3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导致麦田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全碳(TC)和全氮(TN)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O3浓度升高对土壤酶活性也有影响。在冬小麦灌浆期,O3胁迫可促进土壤脱氢酶活性提高。当O3浓度为120 nL·L-1时,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脱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59.4%、51.5%和22.2%。O3胁迫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随着冬小麦生长期和土壤采样深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冬小麦拔节期,O3处理对不同土层脲酶活性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是在灌浆期,20~40 cm土层的脲酶活性随着O3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120 nL·L-1浓度O3处理下脲酶活性比对照处理提高24.6%。在O3胁迫条件下土壤转化酶活性与土壤全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含量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13年06期 v.8 871-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5 ]
  • Effects of Atrazine on Blood Indices and Histopathology of Grass Carp (Ctenopharhyngoden idella)

    Soorena Abdali;Ayoub Yousefi Jourdehi;Rezvanollah Kazemi;Ali Hallajian;

    Atrazine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herbicide in the south of Iran. The chronic toxicity effects of atrazine(herbicide) on blood indices and histopathology of the gill, liver and kidney in grass carp(Ctenopharhyngoden idella) were studied by exposing them to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atrazine to 0, 10, 100, 1 000, 10 000 g atrazine per liter of water for a period of 30 days. Up to 100 g·L-1, atrazine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toxicity.In contrast, atrazin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1 000 and 10 000 g·L-1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xicity effects on studied parameters.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100%) was observed at 10 000 g·L-1on the day 10 and at 1 000 g·L-1on the day 20. Cytolog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haematocrit(Hc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trazine concentration and days. White blood cells(WBC), red blood cells(RBC) and hemoglobin(Hb) were changed significantly(p < 0.05)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Biochem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lasma total protein, albumin, glucose,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5) with the increase of atrazine concentrations and exposure days. Histopathological studies showed hyperplasia, hyperemia, necrosis, mucosa secretion, shortness of filaments, lamellar fusion in gills; necrosis, anemia, bile stagnation in liver; and cell atrophy, hyperemia, hemorrhage and necrosis in kidney which were more severed at 1 000 and 10 000 g·L-1. Therefore, mentioned effects on studied histopathological and some blood parameters were both dose-and time-dependent. In sum, the atrazine exposure of grass carp at concentrations 1 000 and 10 000 g·L-1induc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lood indices and structural disruptions in gill, liver and kidney organs on days 20 and 10,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e atrazine is toxic and could damage vital organs and blood of grass carp. Therefore, the use of atrazine should be imperative and carefully monitored.

    2013年06期 v.8 879-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土壤中铜和镍的不同毒性阈值间量化关系

    王小庆;李菊梅;韦东普;黄占斌;马义兵;

    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是生态毒理学的重要基础。在剂量-效应关系中,EC10(10%有效抑制浓度)是建立基于风险的环境质量基准值的基础,但有关污染物生态效应的研究报导中多数采用毒性阈值EC50(半数抑制浓度),如何将EC50转化为EC10是建立污染物环境质量基准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log-logistic拟合了中国17种代表性土壤中大麦、西红柿、小白菜3种植物的铜和镍剂量—效应曲线,获得了不同土壤中铜、镍剂量—效应曲线中段的斜率(b值),并依据计量—效应曲线获得3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铜、镍EC10和EC50值。结果表明:铜和镍的剂量—效应曲线b值受土壤性质显著影响,但不同物种间的变化较小,大麦、西红柿及小白菜的铜、镍剂量—效应曲线b值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接近于6.0和7.0。利用来自中国土壤的毒理学数据建立的铜和镍EC50和EC10单因子量化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通过铜和镍EC50值预测其EC10值,其量化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04和0.799,当分别考虑土壤pH和有机碳(OC)的影响时,铜和镍的EC10量化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提高至0.730和0.885。土壤中铜、镍EC10与EC50量化关系的建立可为中国土壤中铜、镍的风险评价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数据基础。

    2013年06期 v.8 890-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6 ]
  • 多杀菌素、阿维菌素乳油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许迪;潘竟林;刘万强;姜福平;董俊霞;王会利;

    防治同一类病虫害的农药种类很多,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选择对施药环境中其他生物安全的农药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毒性试验,比较了25 g·L-1多杀菌素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对环境生物蜜蜂、家蚕、赤眼蜂、大型溞和斑马鱼的风险。结果表明,25 g·L-1多杀菌素悬浮剂对蜜蜂为高毒,对家蚕为剧毒,对赤眼蜂为高风险,对斑马鱼和大型溞为低毒;1.8%阿维菌素乳油对蜜蜂为高毒,对家蚕为剧毒,对赤眼蜂为高风险,对斑马鱼和大型溞为剧毒;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对蜜蜂为高毒,对家蚕为剧毒,对赤眼蜂为高风险,对斑马鱼和大型溞为剧毒。3种农药对家蚕、蜜蜂、赤眼蜂均为高风险,但与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相比多杀菌素对水生生物更安全。

    2013年06期 v.8 897-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43 ]
  • 印染废水处理过程及排放水对草履虫遗传毒性评价

    郭莉;刘薇;金一和;

    草履虫作为指示生物评估印染废水处理过程及排放水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原水、厌氧工段印染废水、好氧工段印染废水对草履虫的半数致死浓度(24h-LC50)分别为54%、41%、98%;遗传毒性结果显示,印染废水原水、经处理的排放水在6.25%、12.25%稀释梯度下对草履虫造成的DNA损伤较对照组呈显著升高(p<0.01),而排放水对草履虫的DNA损伤较原水无显著性差异;草履虫增殖速率结果显示,印染废水排放水50%稀释梯度下对草履虫增殖速率有抑制作用。暴露于印染废水排放水中10%的草履虫其游动行为发生改变。以上结果表明,印染废水在经过处理后,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印染废水行业排放标准,但排放水仍对草履虫产生急性毒性,且遗传毒性较原水没有显著降低。水生生物毒性测试能有效补充理化指标评价,为印染废水行业全面达标排放提供依据。

    2013年06期 v.8 903-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93 ]
  • 利用改进的SOS/umu方法检测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

    言野;李娜;刘楠楠;马梅;罗茜;王子健;

    SOS/umu遗传毒性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合物和复杂混合物遗传毒性的评价,但是目前已报道方法的实验周期长达17 h,给实验操作带来了不便,因此亟需对常规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测试周期可小于8 h(2 h预培养,4.5 h暴露培养)的SOS/umu快速测定方法之后,应用改进后的方法对5种典型遗传毒性物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丝裂霉素C(MMC)、甲磺酸甲酯(MMS)、2-氨基蒽(2-AA)和苯并芘(BaP)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OS/umu方法对4-NQO、MMC、MMS、2-AA和BaP的检测限分别为0.013±0.0031、0.031±0.0028、229.18±60.51、2.29±1.22和1.28±0.0698μmol·L-1,优于或者相当于报道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对全国两个地区6个环境水样的遗传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出的6个环境水样的遗传毒性强度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将研究方法应用于北方某市甲乙两个水厂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遗传毒性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水厂的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均表现出一定的直接遗传毒性,对应的4-NQO当量浓度(TEQ4-NQO)在0.0012μg·L-1至0.0129μg·L-1之间;加入鼠肝微粒体酶系统(S9)后,仅有乙水厂的管网水检测出极其微弱的遗传毒性效应。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OS/umu快速测定方法能够实现在短时间(8h)内完成环境化合物及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检测,为筛选和评价化合物和复杂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手段。

    2013年06期 v.8 909-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06 ]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消油剂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

    张晶;印春生;房建孟;陈皓鋆;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对海洋棘皮动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消油剂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SDBS对刺参幼参的72 h-LC50和96 h-LC50分别为2.50和1.71 mg·L-1;消油剂对刺参幼参的96 h-LC50为7498.94 mg·L-1。刺参幼参相对于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和脊尾白虾仔虾(Palaemon carincauda)对SDBS的敏感性较高,相对于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对SDBS的敏感性则较低,SDBS对刺参幼参的毒性明显大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消油剂的96 h-LC50远远大于SDBS和SDS,毒性非常小,但这仅是对刺参幼参而言,大多数研究忽视了消油剂自身对生物体存在的影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要继续开展。

    2013年06期 v.8 917-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5 ]
  • 砷污染土壤中不同基因型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砷吸收和转运影响

    胡莹;黄益宗;刘云霞;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法,研究6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根表铁膜形成及其对As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形成根表铁膜在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01),其中品种94D-22形成铁膜量(以Fe含量计)是品种圭630的1.5~1.8倍,添加As处理对水稻根表铁膜形成影响不显著。低As含量的对照土壤中,水稻根表铁膜量与根系As含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57,n=24,P<0.01),与As转移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12,n=24,P<0.01)。土壤添加As后,水稻根表铁膜量与茎叶As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53-0.673,n=24,P<0.01),与As转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比较生长于As污染土壤的不同水稻品种,科优1360茎叶积累As较少,且其根系转运As能力也较差,而品种94D-22正好相反。研究结果表明,在As含量较低的土壤中,水稻根表铁膜的存在可成为根系As的障碍层,阻止As向地上部转运;但在As含量较高的土壤,根表铁膜的存在却促进了水稻茎叶对As的积累,其对As的转运没有显著影响。人们可通过作物品种筛选来防治土壤As污染危害、降低As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2013年06期 v.8 923-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40 ]
  • 双酚A对斑马鱼成鱼肝脏功能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

    端正花;王华;李宁涛;王璐璐;朱琳;

    运用实时定量即时聚合链式反应RT-PCR方法,研究了双酚A对斑马鱼成鱼肝脏的功能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28 d半静水暴露以后,FGF8A和STAU 2表现出传统的正剂量—效应关系,CLDN 1和CALCA的表达为倒剂量—抑制效应关系,SP 4基因在15μg·L-1双酚A时表现为显著抑制效应,但是在150和1 500μg·L-1却表现为显著的诱导效应。试验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表达异常的基因在双酚A干扰去除后能否自我调节和修复。结果显示,CLDN 1能恢复到正常表达水平,而其他4个基因在低剂量组却维持原来的高毒性作用水平甚至表现出更高的毒性作用。研究证明双酚A对斑马鱼成鱼肝脏的基因转录调控具有一定的非单调剂量—效应作用。

    2013年06期 v.8 931-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太湖水体中5种有机磷农药混合物生态风险评价

    雷昌文;曹莹;周腾耀;张亚辉;曾鸿鹄;刘征涛;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即使在水体中的污染水平处于规定"安全标准"之下,其联合暴露产生的风险仍有可能威胁水生生态安全。采用基于浓度加和模型与生物敏感度分布曲线的混合物风险商法,评价了太湖水体中敌敌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和乐果5种有机磷农药混合物产生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003~2004年期间3个不同时期太湖水体中5种有机磷农药的混合物生态风险商(RQ m)均大于1,有机磷农药混合物在2003~2004年期间对太湖水生生物构成了一定威胁。

    2013年06期 v.8 937-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52 ]
  • 氧化乐果和毒死蜱混剂对大鼠雄性生殖功能的联合毒性

    文一;刘伟江;赵康平;张涛;郜志云;朱岗辉;王东;潘家荣;

    为探讨有机磷农药混合物对生物生殖毒性的影响,以模式动物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实验材料,采用亚慢性染毒动物实验,利用3×3析因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常见有机磷农药——氧化乐果和毒死蜱的联合雄性生殖毒性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氧化乐果和毒死蜱联合染毒60 d后,附睾系数增加,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力降低,联合作用呈现协同效应(p<0.05);混配农药能降低睾丸标志酶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活力,对LDH、ACP、γ-GT的联合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p<0.05);混配农药能增加睾丸中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含量,降低睾酮(T)含量,联合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p<0.05)。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氧化乐果和毒死蜱混合物能引起曲细精管的萎缩、畸形精子增多、生精细胞坏死、胞浆溶解和线粒体空泡化;支持细胞数量减少,出现坏死,精子从支持细胞上脱落,基底膜脱落等损伤。氧化乐果和毒死蜱对大鼠的联合生殖毒性为协同效应,混合后有明显的增毒作用;对睾丸标志酶(LDH、ACP、γ-GT)活力及睾丸性激素水平(FSH、T)的协同影响,是产生联合生殖毒性的机理之一。以上结果提示,对氧化乐果和毒死蜱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时应考虑这种协同作用。

    2013年06期 v.8 945-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18 ]
  • 吡啶类离子液体对青海弧菌Q67的混合毒性评估

    张瑾;刘树深;邓慧萍;周俊;王成林;

    混合污染物产生的累积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以6种吡啶类离子液体(IL):丁基溴化吡啶([Bpy]Br)、己基溴化吡啶([Hpy]Br)、辛基溴化吡啶([Opy]Br)、丁基氯化吡啶([Bpy]Cl)、己基氯化吡啶([O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Cl)为混合物组分,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和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分别设计4组二元IL混合物和2组三元混合物,每组混合物包括5条具有不同浓度配比的混合物射线。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6种IL及其30条混合物射线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和(CA)为加和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ogit函数能有效地拟合6种吡啶IL及其30条混合物射线的浓度-效应数据。若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50)为毒性指标,6个吡啶IL对Q67的毒性与烷基链上碳原子数目正相关,且每增加2个碳原子,其毒性约增加1。IL的阴离子(Br-或Cl-)对毒性没有影响。除己基氯化吡啶([H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Cl)的二元混合物呈现明显拮抗作用外,其他二元及三元混合物都为加和作用。

    2013年06期 v.8 95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6 ]
  • 污染场地河道底泥浸出液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

    周艳;徐建;冯艳红;张胜田;丁浩然;林玉锁;

    为了评价某污染场地河道底泥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受试生物,进行了河道底泥浸出液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实验。结果表明,5种底泥浸出液(A1、A2、A3、A4、A5)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均有毒性效应,浸出液对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浸出液体积分数的增加,死亡率显著上升。浸出液对胚胎孵化抑制作用明显,随着浸出液体积分数的增加,孵化率显著下降。且能引起斑马鱼胚胎多种中毒症状,如水肿,鱼体弯曲,发育不全等异常现象,表明该段河道底泥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因此,在后期的污染场地河道整治中,需对河道底泥进行挖掘清理和无害化处理。

    2013年06期 v.8 963-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5 ]
  • 重金属胁迫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as)胚胎发育的影响

    姜会超;刘爱英;宋秀凯;孙国华;刘丽娟;

    以受精1 h以内的日本对虾受精卵为实验对象,采用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了Zn、Hg、Cu、Pb、As、Cd和Cr 7种重金属对日本对虾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7种重金属中Hg、Cu对日本对虾胚胎发育毒性最大,其次是Zn、As、Cd,Pb和Cr无明显影响。Hg、Cu、Cd、As、Zn对日本对虾胚胎LC50值分别为:0.0177 mg·L-1、0.1070 mg·L-1、1.6057 mg·L-1、3.3682 mg·L-1、8.2644 mg·L-1,致死效应最低可观测效用浓度(LOEC)分别为0.0037 mg·L-1、0.0166 mg·L-1、0.1302 mg·L-1、1.1572 mg·L-1、2.1522 mg·L-1;抑制发育LOEC分别为0.0062 mg·L-1、0.0176 mg·L-1、0.4002 mg·L-1、1.9497 mg·L-1、0.0617 mg·L-1。随着Hg、Cu浓度的升高,胚胎孵化率不断下降,无节幼体死亡率不断上升,在Hg0.0256 mg·L-1浓度组中,胚胎48 h死亡率达到100%。以上结果说明,Hg、Cu等重金属的存在会延缓日本对虾胚胎的发育速度,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滞育现象愈加明显,在Cu 0.32 mg·L-1浓度组中,未见无节幼体孵出。

    2013年06期 v.8 972-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4 ]
  • 北京官厅水库特征污染物筛查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陈锡超;罗茜;宋翰文;王东红;王子健;许科文;

    水源水中存在数以万计的污染物,需要根据不同水源污染特征筛查相应的特征污染物,并确定其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针对官厅水库及其出入库河流的表层水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77种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目标筛查和定量分析;采用非目标筛查的方法,对1 655种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筛查。定量分析检出43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为nd~8.17μg·L-1;8种羰基化合物,浓度为nd~5.04μg·L-1;7种嗅味物质,浓度为nd~1 421.58 ng·L-1。在检出的58种污染物中,有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共有23种,有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22种,浓度均未超过相关标准。对所检出的污染物进行了危害识别,发现5种嗅味物质浓度均超过了其嗅阈值。对其中有基础毒性数据的17种污染物进行了致癌风险评价,对37种污染物进行了非致癌风险评价。研究表明,17种污染物致癌风险处于10-6~10-5水平,而37种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处于10-2水平,均低于国际认同的风险控制阈值。定性筛查出80种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目标污染物。据此,2012年调查中官厅水库水中的有机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其中,苯系物在官厅水库中普遍存在,六氯丁二烯和巴豆醛是主要的风险特征污染物,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IPMP)、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和2,4,6-三氯茴香醚(TCA)是主要的致嗅特征污染物。

    2013年06期 v.8 981-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04 ]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泥鳅的急性毒性

    闫雅亭;王宏元;乔旭峰;余应襄;吴民耀;

    将泥鳅暴露于甲维盐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依据概率单位法计量不同暴露时间甲维盐相应的半致死浓度以及安全浓度。结果表明,甲维盐对泥鳅的48 h-LC5为14.137 mg·L-1,96 h-LC50为6.765 mg·L-1。甲维盐浓度与泥鳅的死亡率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半数致死浓度降低,安全浓度降低。采用组织学方法评估了不同浓度的甲维盐暴露下,泥鳅视网膜、皮肤、鳃的组织学结构变化。在20 mg·L-1甲维盐急性暴露下,泥鳅皮肤出现脂褐质沉积、分泌细胞减少、神经丘细胞大量丢失。同时甲维盐能够造成视网膜变薄,视细胞的內节/外节丢失,引起视觉障碍。

    2013年06期 v.8 993-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5 ]

简报

  • 应用生物配体模型研究湘江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

    王春艳;陈浩;郑丙辉;安立会;

    为评估湘江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通过铜对青鳉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铜对青鳉的半致死浓度(LC50),然后利用生物配体模型(Biotic Ligand Model,BLM)确定青鳉的累积半致死浓度(LA50)。同时对湘江水样的预测结果表明,铜对青鳉的LA50为12.43 nmol·gw-1;BLM预测的与实验观测的LC50差异倍数小于2,表明BLM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在此基础上预测铜对青鳉LC50预测范围为344.70~761.96μg·L-1。湘江各点水质最终急性值(FAV)相差不大(11.04~14.25μg·L-1),但水中溶解态铜含量相差较大(0.29~10.48μg·L-1),同时毒性单位值(TU)相差较大(0.06~1.48μg·L-1),其中最小值在舂陵水入湘江下游采样断面,最大值在株洲断面。在全部调查断面中,只有株洲断面TU大于1(1.48),说明株洲断面水中铜含量超过了该断面水中BLM确定的水质基准的1.48倍。

    2013年06期 v.8 998-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