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报


  • 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周启星;王美娥;

    土壤生态毒理学是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土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是土壤生态毒理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从土壤重金属污染胁迫、有机污染胁迫以及复合污染的联合胁迫三个方面,概述了土壤污染所致的生态毒理效应最新研究进展;在理论剖析种群水平上污染土壤的分子生态毒理效应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各种与污染土壤生态毒理效应有关的生物标记物,论述了污染土壤生态毒理分子诊断的基本原理、意义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动态给予了分析;最后,对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06年01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100 ]
  • 推动生态毒理学学科研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写在《生态毒理学报》发刊之前

    王子健;

    <正>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毒理学报》(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伴随着2006年春天的脚步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目前,有关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生态毒理学是环境风险研究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由多学科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环境风险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其在环境管理决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性。

    2006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测定5种高环多环芳烃毒性当量因子并应用于太湖梅梁湾表层沉积物分析

    李剑;乔敏;崔青;马梅;王子健;

    作用位点和作用机理相同的污染物通常具有毒性加合作用,但是各个污染物对总体毒性的贡献并不相同,因此需要采用等毒性当量方法进行归一化.本研究选取了5种具有较强芳烃受体效应的多环芳烃(PAHs),通过大鼠肝癌细胞株H4ⅡE体外EROD酶诱导试验,得到相应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并计算了单个PAH的毒性当量因子 (EROD-TEF).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AH对EROD响应的EC50有较大区别,毒性相对强弱按照苯并[k]荧蒽>茚并 [1,2,3-cd]芘>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苊的顺序递减,对应的EROD-TEF值分别为1.1×10-4、3.0×10-5、3.9×10-6、 2.8×10-6和1.5×10-6.利用所得到的EROD-TEF值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测定的太湖梅梁湾地区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的浓度,计算得到5种PAHs的2,3,7,8-TCDD毒性当量TEQPAH,并与体外EROD酶诱导生物测试方法测得的表层沉积物毒性当量EROD-TEQ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2=0.65, p<0.05),证明实验测得的EROD-TEF值能够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所研究的沉积物样品中5种PAHs对总芳烃受体效应的贡献均大于50%,表明PAHs是太湖梅梁湾地区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芳烃受体效应活性物质,其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2006年01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43 ]
  •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体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迁移及生态风险评价

    罗孝俊;陈社军;麦碧娴;曾永平;

    检测了珠江三角洲河流及南海近海表层沉积物中25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其含量范围为138-6793ng·g-1.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来源主要有石油排放,煤、木柴等低温燃烧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及生物成因.其相对贡献分别为石油排放占36%、煤、木柴燃烧占27%、机动车尾气占25%,自然来源占12%.珠江、东江河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工业和生活废物的直接排入和机动车尾气的近距离沉降.西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大气沉降是主要输入途径.南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河流输入是主要途径.在多环芳烃由河流向海洋的输送过程中,茈可以作为一个有效指标示踪河流输送的多环芳烃.风险评价表明,东江及珠江部分河段沉积物可能存在着对生物的潜在危害,其它区域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2006年01期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2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6 ] |[阅读次数:158 ]
  • 汽油尾气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氧化损伤效应研究

    张遵真;吴媚;张浩;刘芳;舒亚;

    为研究汽油燃烧汽车尾气(简称汽油尾气)的氧化损伤效应及其可能的毒作用机制,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试验测试汽油尾气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了解细胞在汽油尾气作用下抗氧化水平的改变;并用彗星试验检测汽油尾气对细胞DNA氧化损伤及修复的影响.结果显示汽油尾气在浓度≥0.0625L·mL-1时即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汽油尾气作用下A549 细胞SOD及GSH-Px活性均下降,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汽油尾气可诱导 A549细胞不同程度的DNA氧化损伤,且细胞拖尾率和DNA迁移长度均随着汽油尾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损伤后 A549细胞修复发生较快,3小时内基本修复完全.提示汽油尾气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影响A549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并可导致DNA的氧化损伤.

    2006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8 ]
  • 《生态毒理学报》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正>1.标题和序号:按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按层次列标题.标题序号为3级(1→1.1→1.1.1),3级以下不设标题,可采用序号或字母列出顺序.标题务求简练,并避免“有序号,无标题”现象.

    2006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贵州省务川地区土法炼汞工人汞蒸汽暴露调查及健康影响评价

    李平;冯新斌;仇广乐;蒋红梅;李仲根;付学吾;白薇扬;MinishiSakamoto;刘晓洁;MinoruYoshida;ToyotoIwata;王定勇;张成;

    为探讨土法炼汞过程中汞蒸汽暴露对炼汞工人健康的影响,测定了贵州省务川土法炼汞区和对照区(贵州省长顺县)人群的尿汞、尿常规参数(pH、葡萄糖、尿胆红素原、潜血、尿蛋白)、尿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并对两地区人群进行了详细的健康检查.测定结果显示,土法炼汞区人群尿汞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779μg·g-1 Cr 和208.5μg·g-1 Cr,远远高于对照区人群的尿汞1.24μg·g-1 Cr和尿β2微球蛋白75.4μg·g-1 Cr.分析表明,务川地区土法炼汞人群遭受了较严重的汞蒸汽暴露,部分暴露人群已经表现出轻度慢性汞中毒的症状,其肾脏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2006年0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9 ]
  • 茶多酚对三丁基锡诱导的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刘慧刚;徐立红;

    为研究茶多酚对三丁基锡诱导的小鼠氧化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采用灌胃方法,对雄性小鼠进行TBT染毒, 然后分别用不同剂量的茶多酚进行保护.结果表明,茶多酚保护组小鼠肝组织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低于TBT对照组;彗星实验发现茶多酚保护组小鼠淋巴细胞尾长较正常,而尾相与TBT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改变.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茶多酚保护组胸腺细胞核和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因此茶多酚对TBT诱导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对细胞核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茶多酚对TBT所引起的细胞核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防止细胞氧化损伤,从而保护DNA.

    2006年01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涕灭威及其有毒代谢产物对DNA潜在损伤研究

    宋艳;朱鲁生;王军;谢慧;刘伟;王秀国;王倩;钱博;

    采用生物遗传监测系统,研究了涕灭威及其两个有毒代谢产物(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对蚕豆及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以及对小牛胸腺DNA的加合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测得的高浓度剂量诱导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及涕灭威砜可能对蚕豆及大蒜根尖细胞有致突变性.并且配对资料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大蒜根尖微核试验的敏感性.涕灭威及其两个有毒代谢产物与小牛胸腺DNA结合引起吸收光谱波峰的移位,而且存在着剂量关系,说明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及涕灭威砜可能对小牛胸腺DNA造成加合作用.

    2006年01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81 ]
  • 斑马鱼p53基因结构比对分析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顾颖;李延;陈蔚丰;尹大强;赵庆顺;

    斑马鱼p53基因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1和外显子11部分序列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其 cDNA核苷酸序列共2089bp,包含一个1122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44 bp-1165 bp),这个 ORF编码373个氨基酸.另外在3’端有924 bp是非翻译区(3’-UTR),5’端同样也存在43 bp的非翻译区(5’- UTR);12种脊椎动物p53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些特殊的区域,12种氨基酸序列表现出了很高的保守性,这些区域和p53的抑癌功能密切相关.研究结果预示斑马鱼p53基因是一种理想的环境致突变物研究分子模型,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6年01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0 ]
  • 蒽醌类化合物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光致毒性研究

    汪丽;陈景文;林晶;黄丽萍;乔显亮;

    通过测定模拟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20种蒽醌类化合物对大型(Daphnia magna)的48h半数活动抑制浓度(EC50), 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光致毒性.比较了两种助溶剂(二甲基亚砜和丙酮)对这些化合物光致毒性的影响,初步讨论了光致毒性的机理.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助溶剂不影响这些化合物对大型潘的光致毒性.蒽醌类化合物因其取代基的不同(-NH2、-OH、-Cl、-Br、-NO2)、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和取代基数目的不同,而表现出对大型潘光致毒性的不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ELUMO)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EHOMO)之间的能级差,可用于初步判断蒽醌类化合物 溞大型的潜在光致毒性.

    2006年01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0 ]
  • 《生态毒理学报》论文版式要求

    <正>1.稿件用A4纸打印,上下及左右页边距各2cm.各级标题左顶格,通栏排版.文题用2号黑体字,作者姓名用4号楷体字,摘要用小5号宋体字,正文一级标题用5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5号仿宋体字,正文内容用5号宋体字,通讯作者简介用小5号楷体字,图表标题用小5号黑体字,参考文献、页下注等用6号宋体字.

    2006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土壤中草甘膦与镉的交互作用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玉军;周东美;孙瑞娟;郝秀珍;

    研究了两种土壤中草甘膦与镉交互作用对土壤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浓度镉略促进乌栅土中的脲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则显著抑制了其脲酶活性,当与草甘膦共存时,草甘膦的存在增强了镉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镉对红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而草甘膦单一或与Cd共存时均显著抑制了红壤中脲酶的活性.镉抑制了乌栅土中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草甘膦的存在增加了镉的毒性,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低浓度镉促进了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则抑制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草甘膦的存在降低了红壤中镉的毒性,两者表现为颉颃作用.镉对红壤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2006年01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17 ]
  • 除草剂莠去津对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

    朱鲁生;王金花;王军;辛承友;赵秉强;谢慧;钱博;

    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对4种长期定位施肥处理土壤中脲酶、磷酸酶、脱氢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肥力处理的不施肥对照土壤、NPK肥土壤、NPK+秸秆和NPK+有机肥土壤中,4种酶受莠去津影响有明显差别.在莠去津处理初期,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地刺激作用,中期和后期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均受到抑制.其中NPK+有机肥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受到的抑制程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整个处理过程中NPK+秸秆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几乎不受莠去津抑制.其它3种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而且对照土壤受到的抑制程度最深.NPK土壤中的脱氢酶活性在处理初期受到刺激作用,中期和后期都受到抑制.其它3种土壤在处理初期和中期都受到抑制作用,但是后期抑制作用消失.NPK土壤和NPK+有机肥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始终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而且在处理后期激活作用加强.对照土壤中蔗糖酶受莠去津的影响较小,NPK+秸秆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始终受到抑制作用.土壤中添加莠去津为5mg·kg-1时,处理16d的4种酶平均酶活性与不添加莠去津的土壤中平均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2006年01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01 ]
  • 《生态毒理学报》论文各部分内容要求

    <正>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论文摘要: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以过去时态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

    2006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锌、镉复合污染对重金属蓄集植物黑麦草养分吸收及锌、镉积累的影响

    徐卫红;王宏信;王正银;熊治廷;

    采用根袋盆栽试验研究了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重金属蓄集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生长、养分吸收及锌、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黑麦草生物量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均明显降低了黑麦草植株N、P、K含量,以锌、镉复合污染对植株养分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锌、镉污染共存下,黑麦草对锌、镉的吸收为协同效应.黑麦草吸收的锌、镉主要集中在地上部,以锌、镉复合污染植株对锌、镉的蓄集量最大,其地上部锌、镉含量分别达到3108.72、73.97 mg·kg-1.

    2006年0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104 ]
  •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芘在鱼鳃表面的结合形态

    朱樱;薛蓓;谢彦佼;刘先利;陶澍;

    建立了研究鱼鳃表面芘的结合状态的四步连续提取方法.分别用H2O、CaCl2、CH3OH和n-C6H14+CH2Cl2(1:1, v/v)混合液提取经暴露的鱼鳃.操作定义的前3步分别提取松散附着在鳃表的鱼鳃黏液中的芘,紧密附着在鳃表的鱼鳃黏液中的芘以及直接吸着在鱼鳃表皮上的芘,第4步则用来提取鱼鳃组织吸收的芘.其提取的芘分别占总量的 4.0%、12.1%、45.2%和38.7%.经3 h暴露,进入鳃组织的芘仅为总测定量的三分之一强,因此大部分芘并未进入鳃组织.单独进行的五步CH3OH连续提取实验结果证明,CH3OH提取步骤能有效地解吸鳃表吸着的芘,但不会导致鳃组织中芘的释放.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黏液结合态芘在暴露1h左右即达到平衡,而鳃表吸着态和鳃组织吸收态芘在暴露3h内含量迅速上升,3 h后显著趋缓.

    2006年01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3 ]
  • 用于核酸损伤和化合物基因毒性检测的新型DNA电化学传感器

    韦明元;郭良宏;陈浩;

    利用电化学方法检测DNA损伤和污染物基因毒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分子膜层层自组装的原理,将受化学损伤的小牛胸腺DNA固定于氧化铟锡电极表面,制备出核酸传感器界面.使用DNA嵌入剂二联吡啶二吡啶并[3,2- a;2’,3’-c]吩嗪钌[Ru(bpy)2dppz2+]作为电信号指示剂,与核酸膜结合后,进行电化学检测.由于嵌入剂具有很高的DNA结合能力和双链特异性,与DNA的结合数量在损伤前后发生变化.在电化学检测中,采用已研究成功的高倍数信号放大机制,用电子给予体草酸还原Ru(bpy)2dppz3+,使之循环产生电流信号.这样,嵌入剂与DNA结合数目的微量变化得到灵敏检测.在工作中,分别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和电化学方法对DNA的表面固定进行了表征,计算出未损伤DNA的固定量为3.2 ng·mm-2,损伤DNA的固定量为4.2 ng·mm-2.对两种核酸膜进行电化学检测,发现在信号放大剂草酸溶液中,损伤DNA的电流信号显著高于未损伤DNA,前者是后者的2.2倍.通过荧光分析,得到Ru(bpy)2 dppz2+与损伤DNA的结合常数(K=1.07×107 M-1)和结合比(0.68).嵌入剂与损伤DNA结合物的荧光强度是未损伤DNA 的1.5倍,说明损伤后嵌入剂结合量增加了1.5倍.损伤DNA电化学检测信号增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号指示剂嵌入电极表面核酸数量的增加.利用高结合能力、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嵌入剂,结合高倍数信号放大机制,可以对核酸损伤进行灵敏检测.

    2006年01期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1 ]
  • 《生态毒理学报》论文附图格式要求

    <正>1.论文插图用于描绘难以用文字或表格表达的内容.因此,应突出图的直观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仅借助图例和图注就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 2.图的长宽比、坐标轴单位的设计、线条疏密程度等要科学、合理,切忌过分重叠、凌乱.要注意图的整体效果.

    2006年01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水中2,4-D的研究

    余若祯;何苗;施汉昌;钱易;

    以2,4-D-BSA为包被抗原,采用自行制备的2,4-D单克隆特异性抗体6D11建立了水中2,4-D的间接竞争 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比较了包被抗原2,4-D-BSA浓度分别为240ng·mL-1、120ng·mL-1和60ng·mL-1的反应体系和竞争反应时间为60min和15min的间接竞争ELISA剂量-反应曲线,确定了当包被抗原浓度为60 ng·mL-1、竞争反应时间为15min时,剂量-反应曲线的IC50值较低.采用上述实验条件分别测定了由PBS缓冲溶液、饮用水、清华大学地下水和圆明园福海地表水配制的2,4-D标准溶液的剂量.反应曲线,发现实际水样的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采用实际水样和PBS缓冲溶液配水在含有5%乙醇的PBS缓冲体系中反应的方法,基本上消除了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采用上述优化试验条件,测定2,4-D浓度分别为0.5mg·L-1、0.125mg·L-1和0.03mg·L-1的加标样品,测定数据的准确度符合痕量有机污染物定量检测对准确度的要求,但是平行样品测定数据之间的变异系数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检测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检测.

    2006年01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0 ]
  • 《生态毒理学报》主编简介

    <正>王子健,男,1953年10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6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1983-1985年在瑞士留学,从事水质污染化学规律研究;1987年在日本从事生物样品生理活性物质分析方法研究. 1992-2000年担任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兼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污染控制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第二届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学会亚太分会理事,全球环境基金专家库成员等.同时担任环境科学学报(副主编)、过程工程学报、环境化学、湿地研究、地球与环境、美国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A)等杂志的编委.王子健领导的研究小组主要研究天然水体和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转化、相关毒性和毒理变化以及健康和生态风险.内容包括发展新的环境监测技术,离体和活体生物毒性测试方法,污染物水体多介质过程,水质安全性评价以及水污染的健康和生态风险的指标和方法.在开发新型生物模拟采样技术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体系、生活饮用水和再生水的安全性评价、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污染及其生态与健康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当一部分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2006年0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生态毒理学报》引文标注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正>1.本刊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标注引文及著录参考文献.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参考文献中引文必须是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不能引用,只能用文内页下注的形式注明出处.已被录用但尚未出版的论文亦不能引用。 2.在正文中,引文用括号内标注著者、出版年份的形式标注,且不排引文序号,不能与“顺序编码制”混用(即以上角标的形式,在方括号内标注引文序号).对于多个作者,要一一列出,不要在第一作者后加“等”.如有多于1条的引文,则各引文项之间用分号分隔.

    2006年01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下载本期数据